前言:
根据上一次的情况一样,我们做了一个调查表,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但大家都存在普遍性的错误,然而这种错误在IT运维过程中是很忌讳的
回答中没有一个人的答案是正确的,而且都是关键性的问题,简单的都可以答对!鉴于这种问题的普遍性,我们做了一次测试,希望大家能够指教!
问题展现:
调查地址:
基本流程: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分为六大步来进行分析
一,完整备份
二,增量备份
三,差异备份
四,增量+差异备份
五,Ntbackup实际验证
六,Symantec BE实际验证
Setup
1.1, 完全备份:备份全部选中的文件夹,并不依赖文件的存档属性来确定备份那些文件。在备份过程中,任何现有的标记都被清除,每个文件都被标记为已备份。换言之,清除存档属性。完全备份就是指对某一个时间点上的所有数据或应用进行的一个完全拷贝。实际应用中就是用一盘磁带对整个系统进行完全备份,包括其中的系统和所有数据。这种备份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只要用一盘磁带,就可以恢复丢失的数据。因此大大加快了系统或数据的恢复时间。然而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各个全备份磁带中的备份数据存在大量的重复信息;另外,由于每次需要备份的数据量相当大,因此备份所需时间较长。
相信我们对于完全备份的理解并没有什么歧义,但我要明白一点:
完全备份:不依据文件的存档属性,备份后清除存档标记 ,打勾的是未备份的,没有勾的是已经备份过的!这个勾的有无,是根据其文档是否被修改或新建,只要是被修改或者新建的,存档属性都会打上勾!
文件夹属性—高级—就可以看到存档属性了,如图
1.2, 增量备份是指在一次全备份或上一次增量备份后,以后每次的备份只需备份与前一次相比增加和者被修改的文件。这就意味着,第一次增量备份的对象是进行全备后所产生的增加和修改的文件;第二次增量备份的对象是进行第一次增量备份后所产生的增加和修改的文件,如此类推。这种备份方式最显著的优点就是:没有重复的备份数据,因此备份的数据量不大,备份所需的时间很短。但增量备份的数据恢复是比较麻烦的。您必须具有上一次全备份和所有增量备份磁带(一旦丢失或损坏其中的一盘磁带,就会造成恢复的失败),并且它们必须沿着从全备份到依次增量备份的时间顺序逐个反推恢复,因此这就极大地延长了恢复时间。)以上来源于百度百科,相信大家并没有不明白之处,可以说是相当的熟悉!
增量备份:依赖存档属性,只有标记存档属性的文件夹才会被备份,备份后清除存档标记!
周日完整备份,周一到周三使用增量备份,那么每天都备份了哪些内容?
周日:A
周一:B
周二:C
周三:D
如果周四一个同事文件丢失需要进行恢复,那么我们需要周一的完整备份+周一,周二,周三的增量备份,才能达到我们的需求,相信大家都知道!
1.3,差异备份:备份自上一次完全备份之后有变化的数据。差异备份过程中,只备份有标记的那些选中的文件和文件夹。它不清除标记,也即备份后不标记为已备份文件。换言之,不清除存档属性。差异备份是指在一次全备份后到进行差异备份的这段时间内,对那些增加或者修改文件的备份。在进行恢复时,我们只需对第一次全备份和最后一次差异备份进行恢复。差异备份在避免了另外两种备份策略缺陷的同时,又具备了它们各自的优点。首先,它具有了增量备份需要时间短、节省磁盘空间的优势;其次,它又具有了全备份恢复所需磁带少、恢复时间短的特点。系统管理员只需要两盘磁带,即全备份磁带与灾难发生前一天的差异备份磁带,就可以将系统恢复。
差异备份:依赖存档标记,备份后不清除存档标记
周日完整备份,周一到周三使用差异备份,那么每天都备份了哪些内容?
周日:A
周一:B
周二:B+C
周三:B+C+D
如果周四一个同事文件丢失需要进行恢复,那么我们需要周一的完整备份+周三的差异备份,就能达到我们的需求,相信大家都知道!
1.4,增量+差异备份
根据以上的解释,我们很容易理解他们之间的不同,那么当他们出现同一个备份策略的时候,结果又是如何的呢?就如开篇说明的那样,没有人能够答对,这是为什么呢?是我们不理解吗?是我们不会吗?是我们的认识的有错误吗?
我们在来总结一下这三种备份的特性:
完全备份:备份全部选中的文件夹,并不依赖文件的存档属性来确定备份那些文件:(在备份过程中,任何现有的标记都被清除,每个文件都被标记为已备份,换言之,清除存档属性)。
差异备份:差异备份是针对完全备份:备份上一次的完全备份后发生变化的所有文件:(差异备份过程中,只备份有标记的那些选中的文件和文件夹。它不清除标记,既:备份后不标记为已备份文件,换言之,不清除存档属性)。
增量备份:增量备份是针对于上一次备份(无论是哪种备份),备份上一次备份后,所有发生变化的文件:(增量备份过程中,只备份有标记的选中的文件和文件夹,它清除标记,既:备份后标记文件,换言之,清除存档属性。)
这也是百科和官方的说法,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对,每个备份的描述在冒号”:“之前都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冒号”:“之后的说明,如果我们只看冒号之前的解释,相信大多数人的对于下面的这个案例—也就是我们的调查表,都会给出一个相同的答案,但这个答案是错误的!
周日完整备份,周一增量备份,周二差异备份,周三增量备份,那么每天都备份了那些内容?
周日:A
周一:B
周二:B+C
周三:D
周四恢复数据的时候需要周日+周二+周三或周日+周一+周三
1.5 上面我们已经花了很多时间来进行一个理论的分析,那么为什么在1.4标题里的答案会是错误的呢?我们以实际的测试来进行说明,目的是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
1.51,准备一台windows server 2003,在E盘新建一个共享文件夹A,周日晚上我们打开ntbackup然后进行完整备份
1.52,周一了我们在A下新建一个B.txt的文档,我们会看到他的属性—高级里的存档属性被勾选了,说明下次备份的时候会被备份
1.53,打开ntbackup我们使用增量的方式对A文件夹进行备份
1.54,完成后我们在属性一下看存档标记:根据系统的设计增量备份后是会清楚存档属性的
1.55,周二到了,我们又新增了C文件,查看其存档属性是被勾选的(不管是新建还是修改,肯定会标记存档的)
1.55,周二我们进行差异备份,
1.56备份后按照系统的设计是不会清除存档标记的
1.57,周三了,我们又新加了一个文件D,不用看,存档属性肯定被勾选了,图略了,周三我们使用增量备份,
问题分析:
以上我们有了理论的解释和实际的操作,我们来看一下答案是什么,
先看周日的完整备份:可以看出,只有数据文件夹A的存在
周日备份:A
周一备份:可以看出只有B文件的存在,这跟我们的理解是一样的
周一备份:B但我们一定更要记住,增量备份完成后是清除存档属性的
周三备份:可以看出我们测试的结果是C
周三备份:C 这一点歧义就大了,如果你根据冒号之前的解释:“差异备份是针对完全备份:备份上一次的完全备份后发生变化的所有文件“,那么你的答案应该是B+C,其实这就错了,为什么?我们都知道备份的时候除了完整备份不看存档标记,其他2种都需要看存档标记的,在周一进行了增量备份后,他就清除了B文件的存档标记,那么在周二对A进行差异备份的时候,他看B文件的存档标记没有勾选,所以只备份了周二新增加的文件C,这是很合理的!但我们要知道,差异备份完成后不清除存档标记
周三备份:实际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是C+D
周三备份:C+D 这一点歧义也很大,跟差异备份一样,如果只是按照冒号之前的描述来理解的话,增量备份是针对于上一次备份(无论是哪种备份),备份上一次备份后,所有发生变化的文件,结果应该是D,但我们都知道,差异和增量备份都是依靠存档标记的,在周二的时候差异备份完整后他是不清除存档标记的,所有在周三增量的时候,他依靠存档标记依然备份了周二新增或修改过的文件内容,但他备份完整后就清除了存档标记
根据以上的解释和实际测试,我们的答案应该是:
周一:B
周二:C
周三:C+D
不知道大家明白了没有,所以周四需要恢复的话是需要周日+周一+周二+周三,其实企业里很少有差异和增量一起混合配合完整备份的备份策略(为了大家的深入研究,我们这里进行了混合备份的策略安排),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应该去深究其中的奥妙,不管策略如何设计,原理我们都需要去认识,去理解,去研究!
本来还准备了一个symantec BE的测试,但结果是一样的,我想只要我们知道他的备份机制是如何运转的,至于运用什么来驱动他们已经不重要了,但经过对Symantec BE 2012版本的测试,他已经改进对于这样潜在的错误出现的预防(2010版本还是没有改进),我发现在新版本里他不管是什么备份方式,他都在备份前先计划一个完整备份,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差异还是增量,他都会在前面增加一个完整备份,如图,BE的实验我们就不做了,有兴趣的也可以测试下!
总结:
以上如有不对的,欢迎提示,人们都说Windows很简单,但在简单的背后是你所不知道的复杂,当你感觉很简单的时候,你应该从另一个层面认识到自己-----是否是自己研究的太表面不够深入呢?最后还是上一次调查的时候说的:“就像K哥说的,静下心,关闭QQ,好好的钻研一下,你就进步了!“
各位看官,晚安!
传送门:服务器RAID技术方案你知多少:
IT之梦---你---我---他
2013年5月11日星期六 凌晨 1:32